人物介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历史上曾涌现出邓亚萍、乔红、陈静、李菊等一大批奥运冠军,多次在国际大赛上获得冠军,被誉为梦之队,主教练是孔令辉,队长是李晓霞,主要队员有李晓霞、刘诗雯、丁宁、朱雨玲、陈梦、武扬、木子等。 2013年2月26日中国乒乓球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一届教练组成员。
人物介绍:李佳薇,新加坡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1990年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1994年进入北京队,1996年远赴新加坡,成为新加坡队的主力。李佳薇的发球多使用反手位一个带“拱”的迷惑性动作的侧上、侧下旋发球,正手位可以用正胶发半下蹲发球。2012年卡塔尔乒乓球公开赛女双亚军。2012年世界乒乓球团体赛亚军。
人物介绍:1975年的第33届世乒赛,随着朴英顺夺取女单冠军,朝鲜队从此迈进世界强队的行列。在日本千叶举行的41届世乒赛上,朝鲜和韩国首次组成联队,在决赛击败了中国队,两年后中国队在哥德堡成功复仇。1995年第43届和2001年第46届世乒赛,朝鲜队再度向中国队发起冲击,最终无功而返,但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朝鲜队又一次击败中国队,获得女团冠军。此后,随着新加坡、日本等队伍的崛起,朝鲜队在世界锦标赛的舞台上已经沉寂了十年。
人物介绍:1973年第32届世乒赛,韩国女队第一次捧起考比伦杯,中韩争锋随之成为世界女子乒坛的主流。第34届世乒赛后,李寿子、梁英子、玄静和接连涌现,使韩国女队始终处在世界强队之列。90年代初,朝韩连队战胜中国队获得第41届世乒赛女团冠军,玄静和又在42届世乒赛中收获了女单金牌。玄静和退役之后,韩国队一度沉寂,直到金暻娥的出现,再加上前中国选手唐娜的加盟和石磊的成长,让韩国队又有了跻身世界强队的本钱。
人物介绍:2012年作为中国队实力不俗的欧洲劲敌,德国乒乓球队拥有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乒乓球界的领军人物波尔,这也使德国队拥有向金牌发起冲击的能力。 主 力 队 员: 波尔 奥恰洛夫 斯特格
人物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初,日本男队以先进的全攻打法冲出欧洲诸强包围,确立了自己的乒坛霸主地位。60年代,中国队迅速崛起,中日对抗成为乒坛主流。70年代,欧亚对峙再度形成,日本队的处境日益艰难,最终导致了在80年代的全面崩溃。90年代,虽然一度因为“外援”的加入一度充实了实力,但始终无力和世界劲旅抗争。直到2008年广州世乒赛,日本队在外援助力和内部造血计划的双重促进下,重新回到世界强队之列。
人物介绍:韩国男子乒乓球队是一直由韩国人组成的乒乓球队。上个世纪80年代,以金琦泽和金浣为首的韩国队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乒坛上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之后,刘南奎的出现将韩国男队带到了第一个高峰。90年代,金择洙接过接力棒,延续并扩大了韩国队的威胁。21世纪初,金择洙退役之后,吴尚垠、朱世赫、柳承敏相继涌现开始肩负起韩国乒乓球的重担,并在48届世乒赛团体赛为韩国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和中国队长达二十余年的对抗中,尽管韩国队胜绩寥寥,但始终是中国队的主要对手。
人物介绍: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奥运冠军团队,隶属于中国乒乓球队,中国竞技体育军团的王牌之师,目前世界乒坛的霸主。主教练是奥运冠军刘国梁,主要队员有马龙、樊振东、许昕、张继科、方博。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为新中国夺得过第一个世界冠军,1959年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员容国团先后战胜各国乒坛名将,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也是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
人物介绍:第19届世乒赛,亚洲的日本女队率先打破欧美垄断,捧起女团考比伦杯。到了25届世乒赛,日本女队更是囊括了全部冠军,将女子乒坛的重心带到亚洲。60年代,中国队崛起,中日争锋成为女子乒坛主旋律。第37届世乒赛后,日本队逐渐没落,直到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一批前中国选手的加盟,实力才开始有所回升。进入21世纪,大球时代的五届世乒赛日本女队均收获了团体铜牌。目前,以福原爱、平野早矢香和石川佳纯组成的日本女队已是女子乒坛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